91up

主观题

(8分)为探究低浓度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,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,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:

(1)实验报告

①材料用具:

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,1mmol/L溶液,蒸馏水,喷壶,光合分析测定仪等。

②实验步骤:

第一步:选取若干___________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、乙两组,甲组为对照组,乙组为实验组。

第二步: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喷洒在甲、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,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。

③结果与分析:

实验结果见图l,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2)研究发现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,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,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_____(填字母A-D)物质的利用。

(3)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,证明了0.2μmol/L硫酸甲酯吩嗪(PMS)和1 mmol/L 效应相同,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,也无抑制效应。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(实验光照强度为)。

正确答案:

(1)②株型、长势、叶片均一    蒸馏水      1mmol/L溶液

③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的溶液均可提高水稻的光合速率

(2)类囊体    A、B、D

(3)见下图

解析:

(1)该实验中自变量为是否喷施溶液,因变量是水稻光合速率,其它为无关变量,在实验过程中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,所用实验材料的株型、长势等条件要基本相同;实验操作分对照组和实验组,对照组喷洒一定量的蒸馏水,实验组喷洒1mmol/L溶液;③根据图1,在不同光照强度下,喷洒溶液的植株光合速率均高于喷洒蒸馏水的对照组,说明溶液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均能提高水稻植株的光合速率。

(2)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可以产生ATP,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;图2中A表示二氧化碳,B表示C3,C表示光合作用产物糖类,D表示C5,光反应增强,ATP和[H]增多,可促进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进而促进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5的利用。

(3)根据题中信息,0.2μmol/L的硫酸甲酯吩嗪和1mmol/L的溶液效应相同,可促进水稻光合作用效率,但二者无累加效应和抑制效应,即二者混合使用效果和分别使用的效果是一样的。据此信息结合图1可作出对应的条形图。

笔记:

2014.03.20

力气韩国几天力

生长状况相同蒸馏水浓度越高越利于光和作用
2013.03.24

竹萧

株型,长势,叶片均相同
扫描下载APP

为您提供海量、专业的考试题库全面覆盖考试知识点